广东工业大学双一流核心指标达标情况
广东工业大学在冲击“双一流”的过程中,其核心指标达标情况表现出色。以下是详细分析:学科建设方面:广东工业大学取得了显著成就。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从A-提升至A,进入全国前5%;机械工程学科从B+提升至A-,全国排名前10%。此外,化学工程与技术、设计学、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也均有显著进步,排名全国前20%。
在第三轮双一流高校评选的激烈竞争中,有六所高校凭借其卓越的学科实力、显著的科研成果以及深厚的国家战略契合度,获得了重点支持,入围双一流的概率极大。这些高校分别是:广东工业大学、燕山大学、首都医科大学、山东师范大学、南方医科大学以及中北大学。
其中,广东工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(重点建设高校)的重要成员,其综合实力、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在近年来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广东工业大学入选情况:在这份名单中,广东工业大学(广工)的部分学科被认定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。这标志着广工在学科建设、科研实力、教学质量等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,并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和支持。
重磅!多所高校公布首轮“双一流”评价结果,川大、浙大等评为『之一...
近日,多所高校在官宣入选新一轮“双一流”建设名单的同时,也透露了首轮“双一流”建设成效评价结果。其中,四川大学、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在整体或学科层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被评为之一档。四川大学:在首轮“双一流”建设中,四川大学整体建设成效显著,被评为之一档。
在四川省内的高校排名中,四川大学以出色的综合实力位居榜首,并在全国范围内排名第15位。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、原成都科技大学、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,这一合并使得四川大学在多个学科领域内表现出色,综合实力大增。
电子科技大学、中南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、大连理工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理工类院校,电科大(电子信息)、华南理工(地理位置)分数线较高;西北工大因航天领域成绩受关注。第六层次(山川吉重湖)山东大学、四川大学、吉林大学、重庆大学、湖南大学地方龙头高校,王牌专业全国顶尖(如山大数学、川大口腔医学)。
电子科技大学:进步显著,全国第33位电子科技大学此次排名上升2位,跃居省内第二,全国排名第33位。作为以电子信息学科为特色的“双一流”高校,该校在通信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人工智能等领域表现突出,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强,毕业生就业质量高。排名提升反映了其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方面的持续突破。
山东大学 四川大学 吉林大学 重庆大学 湖南大学 说明:在当地为龙头老大,王牌专业顶尖,如山大数学、川大口腔医学。第七层次 东北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兰州大学 说明:地理位置不佳或院校特色明显,受欢迎程度一般,但特色领域内为领头羊。

热点!首轮“双一流”高校建设实现阶段性目标
首轮“双一流”高校建设实现阶段性目标 到2020年底,首轮“双一流”高校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,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若干高校跻身世界一流:经过首轮“双一流”建设,我国若干所高校在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上取得了显著提升,逐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。
之一轮双一流目前已经收官,但部分建设成果仍然有效。之一轮双一流建设成果 之一轮双一流建设已经收官,并总体实现了阶段性目标。若干所高校通过这一轮建设,逐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,同时,材料科学与工程等若干学科也进入了世界一流学科前列。
南京林业大学:在首轮“双一流”建设成效评价中,南京林业大学的建设成效显著,位于之一档。教育部专家组认为学校完成了首轮建设阶段性任务,并在人才培养、师资队伍建设、科学研究等方面均有新举措。中国矿业大学:中国矿业大学在首轮“双一流”建设期内,矿业工程、安全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的建设成效突出。
官方回应!未入选新一轮“双一流”!
1、安徽理工大学未入选新一轮“双一流”建设名单 日前,有网友就安徽理工大学“双一流”建设进展及安徽省给予的支持情况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发起咨询。安徽省教育厅对此高度重视,并给出了详细回复。
2、工程和211工程今后不会再被提及和实施:这两个项目已被“双一流”建设所统筹,未来在官方文件和招生录取中,将更多地强调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。“双一流”成为新的好大学、好专业的标准:今后,国家认可的好大学和好专业的标准将明确为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。
3、目前并没有官方公布下一轮“双一流”的具体名额。“双一流”大学每5年进行一轮建设与评选,第三轮“双一流”评选预计将于2026年进行。有消息表明2025年北大、清华等8所顶尖大学会扩招,国家要求2025年扩招2万人,但这并非是“双一流”评选名额。部分高校入围下一轮“双一流”呼声较高。
4、深圳大学最新的官方消息指出,该校未能获得双一流大学的称号,目前并未进入双一流大学的名单。以下是相关信息的详细解读:评选结果:根据最新的双一流评选结果,深圳大学并未入选。
5、截至2025年7月,西北师范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,也未进入“双一流”重点建设支持名单,尚无官方信息确认其进入下一轮“双一流”名单。西北师范大学是甘肃省重点师范院校,在省内教育领域地位突出,有着一定的优势。
湖北高校双一流进展
发展“金融科技”交叉学科或成其翻身关键。扩招规模与专业聚焦我国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提质升级,2024年“双一流”高校扩招6万人,2025年计划再增2万人。武汉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湖北高校参与扩招,专业聚焦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,如人工智能、学科交叉、“数字+”等领域,旨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。
截至目前,武汉科技大学尚未官宣入选“双一流”。2025年7月,湖北省 *** 与中国宝武、中国五矿签署协议,提出“优先支持武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、冶金工程等学科进入国家‘双一流’建设序列”。不过,这只是一项支持政策,并非武汉科技大学正式入选“双一流”的结果。
江汉大学在“双一流”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,是湖北省重点支持冲击国家“双一流”的省属高校之一。具体建设情况如下:政策支持与定位江汉大学被列为湖北省“国内一流学科”建设高校,是省委、省 *** 重点支持率先突破国家“双一流”的4所省属高校之一。
武科大双一流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。 *** 与企业支持近日,湖北省 *** 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、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协议,明确构建政企联动机制,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。
候选高校概览 武汉科技大学:该校在学科建设、科研成果等方面有显著成就,是第三轮双一流建设的有力候选者之一。湖北大学:同样作为湖北地区的重要高校,湖北大学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有深厚的积累,也被视为第三轮双一流建设的潜在入选者。
此外,部分省份在“双一流”专项建设上累计投入达40 - 50亿。比如山西2024年投入高等教育“百亿工程”40亿元;河南“十四五”期间省财政安排55亿元建设引导资金;江西2024年省财政厅下拨12亿元;湖北每年分配10亿资金给11所高校,2024年还下达“双一流”改革发展补助项目中央资金3亿元。